第361章 贪心不足

其他大臣们见状,忙趁热打铁,“皇上,左右摄政王和陆侯已经不在了,死后哀荣能延续多久?
将玄甲军兵权拿在手里,控制那三门火炮才是最要紧的呀!”
礼部尚书荆楚南擦着额头不存在的冷汗讨好道:“左右摄政王和陆侯的灵柩已经入了城,再赶出去也不太可能。
不若,皇上宽宏大量,让他们享了这死后哀荣……”
荆楚南话还没说完,凤青恒就满脸阴鸷道:“那陆卿菀强闯城门之事呢,又怎么算?
若是朕连此等大事都轻飘飘揭过,日后这上京城的大门岂不是谁都能闯上一闯了?”
荆楚南一个劲儿的擦汗,心说这上京城的城门也不是谁想闯就能闯的进来的呀?
你以为谁都跟摄政王妃那么彪悍呢?
但这话只在心里想想作罢,他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旁的兵部侍郎幽幽开了口,“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这话明显是吊人胃口,凤青恒这会儿正烦躁,哪儿有心情听他卖关子。
当即不假思索道:“有话直说,莫要与朕绕弯子。”
兵部侍郎于是略微弯腰,拱手道:“臣以为摄政王和昭烈候毕竟是死在前线,此时陛下再罚摄政王妃,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民间百姓只会说人走茶凉,怪陛下欺负一届妇人。
倒不如,主动赦免摄政王妃擅闯城门之罪,还能换得一个好名声。”
其他大臣们不知兵部侍郎的打算,听到这里,就频频点头附和。
凤青恒却是不甘心,“你是让朕去讨好陆卿菀,从而换取百姓和朝臣的好感?”
兵部侍郎慢条斯理的解释,“非是要皇上讨好摄政王妃,而是让世人和文武百官都看到陛下的气量。
皇上若是觉得心中不畅快,擅闯城门的不是还有那一千名玄甲军天字营的将士吗?
臣以为,以他们的性命和玄甲军的谋逆罪名,换玄甲军的兵符与那三门火炮,这笔交易,当是非常划算的。”
兵部侍郎此言一出,非但是凤青恒,连下首的大臣们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们这些跟随凤青恒的人,大多是受六部主官和三司排挤的人,跟着凤青恒,就是想另辟蹊径,某一条青云路。
可凤青恒登基都快半年了,非但连一个主官的位置没能攥在手里,还处处受闻相等老臣掣肘。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凤青恒虽是皇帝,在朝堂上的分量还没有闻相重。
追根究底,无非是因为景佑帝将他的拥趸全砍了,凤青恒仓促上位,根本就来不及培养自己的势力。
此等情况下,凤青恒想在朝堂上掌握话语权,兵权就是重中之重,大乾八十万王军,玄甲军就占了一半。
剩下的四十万分散在东南西北四大军镇和南北两直隶,凤青恒只要握住了玄甲军,就相当于握住了大乾的命脉。
只要凤青恒掌握了身为皇帝的大权,他们这些从龙之臣才算是有出头之日了。
反应过来兵部侍郎这番话的分量后,一群人争先恐后的附和起来。
“孟侍郎所言极是啊皇上,小不忍则乱大谋,摄政王妃身份特殊,无论如何暂时也动不得她性命。
与其呈一时之气,将玄甲军握在手中,才是最要紧的呀!”
“没错,摄政王和昭烈候的死后哀荣换四十万玄甲军,这笔买卖值了!”
……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附和声中,凤青恒也终于冷静下来,算了一笔自以为聪明的仗。
翌日,摄政王府里的灵堂才备起来,宫里就来了人。
离烬禀报的时候,陆卿菀正在换素衣,闻言头也不抬的继续整理腰带,“来人说什么了?”
“就是一些安抚之语,说让王妃节哀顺变,还派了礼部操办王爷和陆侯的丧仪。”
离烬也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表情。
陆卿菀狐疑不解,“着人盯着宫里,稍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离烬应声而去,陆卿菀一身素衣到了灵堂上,还没走到灵堂中央,小包子风尘仆仆的扑了过来,“母妃~”
陆卿菀脸色一变,却是不假思索的蹲下身搂住了小包子,“渊儿不怕啊,母妃在呢?”
一边安慰小包子,一边眼神询问众人,“谁把世子带回来的?”
离烬都懵了,“王妃,大行皇帝丧仪之后,世子就被送到江南了,没有您的命令,属下岂敢擅自将人带回来啊!”
离苏几人也是齐刷刷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陆卿菀轻抚小包子的背,哄声道:“渊儿乖,快与母妃说说,你怎会忽然回来的?”
小包子哭的眼泪流了满脸,“母妃,他们说父王死了是在骗我的对不对?
父王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他还要教渊儿骑大马,怎么可以死呢?”
世人只说小孩子单纯,不懂生离死别之痛,可陆卿菀却觉得小孩子分明是什么都知道的。
清晰的感受到小包子打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恐惧不安,陆卿菀抱着小包子急切安抚,“渊儿说得对,他们都骗你呢?
父王只是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打坏人了,等把坏人打跑,父王就会来接母妃和渊儿一起去玩儿了……”
好一阵哄,小包子才冷静下来。
陆卿菀重复方才的问题,“渊儿,这个时候你不是应该在江南白鹿书院读书吗,是谁带你回来的?”
“就,一个很厉害的大哥哥啊!”
小孩子比比划划半天,陆卿菀只得了一条信息,“是个男的,武功不低。”
陆卿菀继续问他,“那个大哥哥呢,人家送了渊儿回来,母妃要替渊儿感谢人家的呀?”
小包子无辜的眨巴眼睛,“可是大哥哥将我送到门口就走……”
不用陆卿菀吩咐,端月就主动道:“属下去看看。”
得陆卿菀颔首应允,端月立即追了出去。
才与陆卿菀一起回来的离卿顾不得歇口气,就忙进忙出。
不一会儿,便匆匆来报,“王妃,闻相和池大人、南王还有一些朝中大臣来吊唁王爷和陆侯了!”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