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榆树屯保卫战

    “钱胜利,你立刻带着民兵队的人,到小车站的路口布防!
绝对不能放任何一个匪徒进入榆树屯!”董书记脸上带着坚毅以及霸气,大声命令道。
“是!”
“杨广福,你负责组织其他村民做第二批次的支援工作!”董书记又接着说道。
“是!”
“小李,你组织好所有的妇女同志,做好后勤工作,打开仓库,把大锅支起来,让大家都吃饱。”
“是!”
“董书记,我家里有这段时间积攒的风干鸡和风干兔,大约有二百多只,我全都拿出来,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才行。”刘红军插话说道。
“好!小李,你带人去红军家里拿风干鸡。”董书记点点头。
杨广福、钱胜利、妇女主任都领命离开了,办公室里只剩下董书记、刘红军还有苏会计。
“书记,我干什么?”
“你留守村委,有电话打过来,你负责转达。”
董书记说完,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条武装带,绑到腰上,又拉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把勃朗宁手枪,插在武装带上。
“走吧,我们去村口看看,迎接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朱友贵。”董书记冷笑着对刘红军说道。
榆树屯这边忙着迎战,林场场部那边,也没有闲着。
自从杨广福把事情经过告诉刘红波之后,刘红波就安排人盯着场部进山口。
一旦发现有大规模的人进山,就立刻汇报。
今天,一个在林场场部火车站值班的保卫科干事打电话汇报,有人开着卡车,进山了。
一共五辆卡车,拉着一百五十多个人,很多人身上还背着枪,更多的人拿着钢管或木棍。
一看就不是好人。
只能说,朱友贵太猖狂了,居然敢如此光明正大的进山去报复刘红军。
当然,这也显示出朱友贵的势力确实不小,能够调动五辆卡车,这路子确实挺野。
但是,朱友贵自身的见识,还有文化程度,也限制了他的眼光或者说思维模式。
以为带着一百多个人,进山就能把面子找回来。
殊不知,他的动作,早就惊动了警察等有关部门。
刘红波接到汇报之后,先给榆树屯打了个电话,通报了一下情况。
然后召集保卫科的护卫员,又打电话找到公社武装部,从武装部借了一百名民兵。
一百二十名护卫员,一百名民兵,十五个警察、联防队员,除了联防队员,其他的全都荷枪实弹。
十辆三轮摩托车上,还架着十挺轻机枪。
“同志们,有一伙持枪匪徒进山了,为了保护林场的财产,为了保护林场职工的安全,我们······”刘红波发表了一番演讲之后,带着人追着朱友贵的脚步追了上去。
不过,刘红波并没有着急,而是远远的跟在朱友贵的身后。
用刘红波的话说,要抓现行。
······
等刘红军跟着董书记来到小火车站村口的时候,钱胜利正在指挥着民兵进行布防。
小火车站的村口,已经用麻袋搭建起一道临时的防线。防线上架着一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在后面还有一架九二式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
小火车对面的一座小山头上架起了重机枪,旁边还有两挺轻机枪。
看到钱胜利布置的防线,刘红军忍不住替朱友贵默哀。
一个流氓头子,居然敢进攻一个村子,还真是不知死活。
这可是八十年代,八零年。
别说现在,就是二十一世纪,一些偏远山区的村子,警察部门都头疼。
“红军,看看,我这布防怎么样?别说一百多人,就是来三四百人,也别想突破我的防线。”看到刘红军和董书记过来,钱胜利笑着向刘红军炫耀道。
“胜利大哥,那边山头高地的火力点,有点暴露。
如果是我的话,山顶高地上的人,一个都活不了。”刘红军扫了一眼说道。
“哈哈,胜利,你不嘚瑟了?
我看你这些年,把部队上学的东西,都给荒废了。
你看看你布置的防线,到处都是漏洞。”董书记大笑着调侃了钱胜利一句,然后亲自开始指点着布置防线。
看着董书记稍微一调整,就让防线大变样,三条交叉火力点,让整个山路再无火力死角。
刘红军忍不住佩服,董书记还真是宝刀不老。
这么多年,当年在部队里学到的东西,还没忘记。
其实也很正常,钱胜利虽然也是退伍军人,但是才当了多少年的兵,有参加过多少战争?
而董书记可是参加过北边战斗的,真正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战士。
而且,还是转业干部,原本董书记是可以分配到城里去工作的。
只因为国家要加强对农村的掌控,需要有一批退伍转业干部到农村来,所以,董书记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了榆树屯的书记。
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人,对战场,对战争有着刻在骨子里的敏锐感触。
看着这边的防线已经布防完成,董书记又看向钱胜利,“屯子西边和南边的防线,设置好了吗?”
“还没来得及呢!
我准备把这边准备好之后,再去南边和西边。”钱胜利已经服气,连忙回答道。
“走,咱们一块去看看!”董书记道。
一行三人,又来到西边和南边,同样进行了防线布置。
这是进屯子唯三的三条通道,想要进入榆树屯,就必须要通过这三个通道。
朱友贵敢带着一百多个人来进攻榆树屯,谁敢保证,杨家窝棚那边,不会从大山里进攻榆树屯?
所以,董书记不仅在屯子南边进村口,和西边进村口布置了防线,还把警戒点撒出去十多里路。
负责警戒的人,带着狼烟,沿着山路,往前十公里,监视着进屯子的山路,一旦发现大量的人出现在山路上,就会点燃狼烟,给榆树屯这边提醒。
刘红军感慨,这还真是全民皆兵。
他感觉自己已经够狠了,可是刘红军发现,这个年代的人,比他更狠。
这可是战争,一个不好,就会死人的。
可是,看看所有的民兵,还有被动员起来的村民,没有一个害怕的,反而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还有就是一种激愤。
群情激愤。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