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和市委书记面对面

第5章和市委书记面对面当然了,尽管大家都在琢磨这件事,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有任何说法的。
没办法,安排谁见领导本来就是周光良这个市委大秘的本职工作,跟他关系好,就是能够有插队的资格。
要不为什么大家明明都是一方诸侯,不是局长就是书记,还得要跟这个小秘书搞好关系呢?所以,既然周光良让那个年轻人坐在那里等着插队,那大家就只有默认让他插队了。
果然,过了一会,书记办公室的门被打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红光满面地走了出来,他笑着冲大家打了个招呼,就大步地离开了。
他刚走,周光良就进去了,半分钟后他再次出来。
“李华,领导让你进去。
”李华连忙站起身,稳定了一下,然后快步走进了书记办公室。
办公室内,市委书记林逸正坐在自己宽大舒坦的座位上,低头看着一份文件。
虽然他没有抬起头来,但是强大的气场已经散发了出来,李华只觉得一阵窒息。
不愧是高级领导,气势惊人!为了让自己镇定下来,李华开始琢磨起了林逸这个人。
根据前世的记忆,林逸在云州市当了七年书记,也就是他还会继续在这里做四年书记。
当然了,他对云州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这三年市长七年书记的十年,因为他是高升到了省里担任副省级领导,而且也还在一直关注着云州,所以,之后十几年云州的发展路线,基本上都是按照他走之前规划好的路线来的。
后面的几任书记市长虽然不至于说是他的傀儡,但也始终没有敢跳出他的规划。
因为李华记得很清楚,直到自己重生之前,林逸还没有退休。
那个时候,后者应该已经六十四岁了,在我国,一名领导干部六十四岁还没有退休意味着什么,李华非常清楚。
想到这些,他更加坚定了要抱住这条大腿的决心。
或许前世的这个时候,他还会觉得抱大腿是一件有些没面子的事情。
但是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之后,他早已经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绝对离不开贵人的扶持。
而林逸,就将会是他的第一个贵人。
当然,这也得看他的表现!想着想着,李华的心跳终于平稳了一些。
“坐吧。
”林逸开口的第一句话让他有些意外。
不过李华还是老老实实地拉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坐了下去。
当然了,他也只敢坐上三分之一个身子,根本就不敢坐实。
这种坐法,比起站着,大概也就能稍微省力一点点,也挺累人的。
但是面对领导,本身不就是个累人的事情么?“这篇对云州未来发展的看法是你写的?说说吧,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的。
”就在这时,林逸开了口。
他的声音并不大,也没有刻意威严,但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魔力。
李华知道,真正的考验终于来了。
面对着这种级别的领导的提问,过于谦虚是绝对不行的。
你如果说自己是瞎想的,那么领导一定会很不高兴。
因为他这文章里写的根本就不是自己对未来的展望,而是一个从未来回来的人对于过去的回忆。
而这些回忆,基本上都是由眼前这位大领导所创造的,你要说大领导的想法就是你的瞎想,那不是自找麻烦吗?“这个说来话长,还要从我上大学说起。
”李华早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说辞。
“去省城读大学,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开云州,江南城市的发达震撼了我,也让我开始思考,我的家乡到底差在了哪里!在读大学和研究生的几年里,我走遍了省中江南的几个城市,认真地拿它们和云州市进行了比较,可以说,这篇文章,是我经过接近八年的思考之后,才写出来的!”
领导有这样的规划,花了好几年的时间,那么自己思考个八年应该问题不大吧。
当然了,为了不能比领导更加高明,李华还特地在文章中把一些想法进行了幼稚化处理。
这对于他现在的身份来说,非常合适!“你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有这种意识了?”
林逸显然有些惊讶。
一般人都是十八岁开始上的大学,这个年龄,大部分人都在想着怎么玩,还有一些人心里想的是要努力读书,能够考虑地区发展问题的,绝对是少之又少。
难不成这小子的家庭背景有这方面的影响?因为时间紧急,林逸还没来得及对李华的背景进行调查,不过这件事对他来说不过是一桩小事。
即使有这样的家庭背景,能在那个年纪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殊为不易的。
林逸当然不会因为这些事影响到自己!毕竟李华的出身并不是问题,关键是他是怎么想到文章中的这些内容的!“其实上大学之前我还完全没有过这种想法,就是去上大学的时候,在走出火车站的那一瞬间,金陵城的繁华与美丽深深地震撼了我,就在那一瞬间,我无比地希望有一天,我的家乡也能像这样繁华漂亮富足!”
李华解释道。
这些东西不过就是个说法而已,解释权在他手中,他想怎么说都行。
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接下来的问题!“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吧,我看你提出的这个一体两翼的构想,好像很有意思。
”林逸不动声色地说道。
“其实这个想法,也是参考了很多专家教授们发表的观点,核心思想就是要利用我们云州本地的优势,结合云州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和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找出适合我们走的道路。
我们云州是沿海城市,云州港更是江淮省内唯一的十二个国家沿海枢纽港之一,同时,我们又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可以辐射影响到的腹地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周边市县甚至省内,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同样也是我们视线可以投放的重要构成!”
谈到具体内容,李华还是很有话说的。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林逸提出来,并且在后世经过无数专家学者乃至于政府官员们不断研究明确的概念。
尽管为了不让自己表现得太过于离谱,他不敢说得太具体太超前,但仅仅只是说出来的这些东西,就足以震撼人心。
尤其是林逸,他在听着李华讲话的时候,眼睛越来越亮了!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