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天生凤命

姜意暖刻意命九万停到姜府不远处的巷子,而后自己走着回了姜府,此刻姜府闭门谢客,紧闭的大门,连门外的家丁守卫都不曾见到人影。
她不想都知晓,如今阿爹阿娘必然很着急,她敲门的时候是老管家于伯开的门,他老人家正要开口说今日姜府不会客,抬眼就看见姜意暖安安稳稳站在门前。
“哎呦,我的姑娘呀,您回来了,太好了,老爷夫人朝袍都换上了,正命人去宫中送拜帖奏请觐见的官文,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于伯又惊又喜,忙把大门打开,好让姜意暖进门,他忙跟门房的人说,赶紧跑着去曲溪堂传话,用跑的。
等到姜意暖走进曲溪堂的时候,姜府诸多长辈都在,连平素里对她很是不顺眼的祖母也在,见她平静地迈步进门,委实松了口气。
正如于伯所言,阿爹阿娘早早就换上朝袍,连请安折都拟好了,只差还没派人递交宫门,听到门房小厮前来报信,说是大小姐回来了,这才作罢。
“祁王都问了些什么事?为何偏偏要选在你下聘这日来宣你过去?”
姜父狠狠地揉着眉心,他这几个月在上京城赋闲在家,可远比边塞守城还要难捱,且不说朝臣各怀心思,单单这姜府接二连三的事,都让人十分恼火。
姜意暖看着怒气昭昭的阿爹,心中一跳,平静的脸色一转,顿时厌怏怏地蔫头虚脑地连连叹气:
“阿爹,这件事确实不怪阿兄,女儿又闯祸了!唉!”
起初瞧见自家姑娘这副打蔫发怵的神色,心底直打突,毕竟那祁王萧砚山可是个神佛不忌的人物,在朝堂也是鼻孔朝天,傲娇的不成样子,别说是太子,连文帝都没真放在眼底。
今日过六礼,中途被人叫去三慎司,真论起来最难过的莫过于暖暖,姜父正打算挤出几分和颜悦色的笑容,避免吓坏自家女儿,却不料她冷不防那么一句话,他手一顿,抬眼看向姜珣。
姜珣坐在边上喝茶,他倒是觉得今儿没下聘是件不好不坏的事,并没有对萧砚山过多苛责,反而心底还觉得他来得很是时候。
听到姜意暖出声为自己辩驳,姜珣伸手直勾勾指了指自己鼻尖,有些懵的问:“这关乎我什么事?妹妹,你可把话说清楚。”
阿爹平素里最疼惜不舍的就是暖暖,如今被姜意暖这么一说,他也跟着愣了一下,背脊一阵阵发凉。
他不喜欢太子殿下,只是觉得他太过儒雅没有半分血性男儿的本色,弯弯绕的心眼儿太过,自家妹妹又是个胆小温婉的性子,他心中妹夫人选,宋家二郎再好不过了。
可他也就是想想,这祁王殿下登门缉人,跟他有什么关系。
“此事说来话长。”姜意暖抿着嘴,大有不知从何讲起的意味,心里也在盘算如何交代事情本末,才不至于被责罚。
许久未开口说话的阿娘,抬眼瞧瞧她,绝美的面容沉着怒气,隐而不发:“我们有的是时间,你说说这事儿跟珣儿有何关系。”
“去年阿爹阿娘带着阿兄去北狄边境驻守,送行前,阿兄带着几个军中好友去了一趟绿翡酒庄,当时女儿央求阿兄许久,他才勉为其难带着女儿去的。”
阿兄被气笑了:“这事我知道,你这丫头当时很没见过世面,阿兄后来有空还带你去了几次,可这事儿跟祁王殿下有何关系?”
此番话落,姜父姜母并没有过多表情,只是相视瞧瞧,并没出口询问,皆等着听姜意暖的后话。
“听闻祁王殿下执掌三慎司后,抓了不少关外的舞姬,其中便有这绿翡酒庄的几个舞姬,女儿只是瞧着她们可怜,就赏过一些金银之物,有一次没带钱袋,随手拿下首饰作为打赏。”
姜意暖心底腹诽,她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是越来越厉害,那么一个曲折离奇,又情理之中的故事都能信手捏来。
想必阿爹阿娘他们就算再心有不忿,也不会真跑去跟祁王殿下理论,毕竟人家也是公务在身,又恶名远扬。
“如今可是查清楚了?”
阿娘柳眉倒竖,审视的目光在自家闺女面前转了一圈,见她目光灼灼,方才颔首叹息:
“你可知,今儿太子妃的聘礼未收,怕是成为有心人的诟病之言,爹娘并非迂腐之人,并没约束你太过,今日之事,往后要当心些,绿翡酒庄别再踏足。”
“是呀,这事确实也怪阿兄,往后再也不带你瞎逛荡,险些铸成大错。”姜珣放下茶盏,也学着自家小妹唉声叹气的模样。
谁知从这一天起,阿娘的顾虑竟一语成谶,坊间开始流传姜家嫡女并非福泽绵延之人,下聘之日被押解到三慎司受审,连当日陛下赐婚被太子婉拒也再次成了坊间茶余饭后的笑谈。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姜意暖也曾在茶馆听评弹的时候听人提起,而相比较姜意暖闲适淡然的姿态,脾气火爆的阿兄为此在军中没少与人争执。
姜意暖无语规劝:
“阿兄,嘴长在别人身上,你挡得住几个人,却拦不住悠悠众口,他们喜欢议论就议论好了,又不会少一块肉。”
每每听到她这番言论,阿兄更是拿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瞧着她,一嗟三叹。
忽然有一天,秭归县出现一块天命石,听洲县官员说过是被雷电劈开的古刹古树中间有那么一块篆刻着大梁朝圣祖开年的事迹,更神乎其神的是历代君王后主都记载在册。
那龟甲梵文上到了文帝后主,石碑裂开的位置刚好遮挡了下任君王的名讳,却独独在后位露出凌字。
朝中对于天生凤命一时都十分信奉,文帝甚至私下秘传钦天监来推衍,听着钦天监的推衍,不单单是朝堂,连坊间都流传凌太傅的嫡女是天生凤主。
听闻秭归惊现天命石,姜意暖那颗悬之又悬的心,总算是归于本位,只等着太子萧策自己入瓮。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