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回京

这边动静闹得太大,不仅将蔡家的下人引了过来,就连原本在隔壁玩乐的客人也惊动了。
陈大公子刚才误把蔡晨当戏子,脸上挂不住,急忙将麻烦甩给沈铎。
“沈铎!你出来!是你故意引我们过来的,还误导我们,害我们以为这里是……是……你出来说清楚,为何如此陷害我们?”
其余几位大少爷纷纷附和,“对对,就是沈铎设计陷害我等,他是何居心?还是他与蔡晨有仇?”
蔡晨冷笑一声,自嘲道:“昔日我与沈兄还算世交之子,如今我这等身份如何能入得了沈兄的眼?”
在场的人都知道,蔡家败了,就剩蔡晨一人,变卖家产远走他方。
而蔡家的许多产业就是被沈家收走的,怎么可能没仇?
如此想来,定是那沈铎想报复蔡晨,才故意引导了这么一出戏,让众人以为蔡晨不检点,坏了他的名声。
蔡晨好歹是个读书人,而那沈铎只不过是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罢了。
在姑苏城,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哪怕蔡晨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
陈大少爷的随从将沈铎从角落里拎出来,群起攻之,沈铎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被一群人揍得遍体鳞伤。
蔡晨冷声说:“要打人请出去打,我可不想姓沈的死在我家里。”
陈大少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宅院,虽然不大,可极其清静别致,可不像是落魄户住的样子。
“你一直都住在这里?”
蔡晨实话实说,“并不,在下一直在京城求学,月前才回到姑苏,准备参加年底的乡试。”
“原来如此,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心性,待你考中之日,兄弟几个再与你庆祝!”
陈大少爷带人离开,那沈铎是被拖着走的。
鄙舍很快安静了下来,蔡晨目送他们离开,嘴角挂着一抹冷笑。
他朝一旁的长戈说道:“师父,您这计谋虽好,可惩罚力度太轻了,那沈铎挨一顿揍也就完事了。”
“哪能那么容易完呢,这才刚开始。”长戈笑嘻嘻地说:“别急,明日得送谢三夫人出城,你早点休息吧。”
邵芸琅一早起来,与大房的人一起去与谢老太爷道别。
对于大房的人来说,此去一别,再见老太爷就不知是何时了。
谢灵之趴在祖父膝头哭着说:“祖父,待我成亲之时,您一定要来京城送我。”
“好好,你成亲是头等大事,祖父一定会去的。”他又叮嘱了嫡孙几句,然后单独将大儿叫到面前。
“你年纪也不小了,谢家以后就靠你掌舵,你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不求高官封爵,只求平平安安。”
谢大爷心一软,原先他们是兄弟三人,如今只余两人,若谢渊还在,谢家何愁不兴盛?
“是,父亲,您也要照顾好自己,来日儿子亲自来接您回京。”
“再说吧。”谢老太爷又看了他们一眼,若有所指地叮嘱了一句:“回京城安分些,别欺负人。”
邵芸琅怀疑这句话是对她说的,但她不认,她可不会欺负人。
等出门上了马车,邵芸琅便听灵犀是说了昨夜发生在蔡晨家中的趣事,以及那沈铎最后的下场。
“这么冷的冬夜,沈大少爷被扒光了衣服丢进河水里,听说捞上来的时候人都昏迷了。”
邵芸琅淡淡地说:“他自己找来的帮手,结果成了害他的元凶,自作孽不可活!”
墨香在一旁附和道:“可不是,那陈家公子可不是个宽宏大量的,又极爱面子,被小小的商户之子设计陷害,指不定多生气呢。”
沈铎能请他们去玩耍,至少是说明他们是一丘之貉,临时反水一点不奇怪。
等又过几日,长戈从后方追上来,告诉邵芸琅,“沈夫人带着儿子回扬州娘家避难去了,沈氏商行的生意也悄悄往扬州转移。”
邵芸琅在马车里坐累了,要了一匹马骑着,长戈就跟在她后面,听她问:“你追上来就是特意告诉我这消息的?”
长戈笑笑,反驳道:“哪能啊,小的这是要往京城去,说不得要与你们同路一段时日,希望夫人别嫌弃。”
“有你这个高手在旁,我怎会嫌弃?只是你一人一马可以更快,跟着我们这些老弱妇孺做什么?”
“不急不急,奴才只是回去给老夫人送信的,闲差。”长戈太懂得说话了,无论邵芸琅怎么试探他,都能回答的滴水不漏。
谢大夫人问女儿:“那是杨家小子的小厮吧?他和芸琅看着很熟的样子。”
谢灵之是少数几个知道长戈曾经替邵芸琅给三叔送过信的人。
又想起他是杨钺的贴身小厮,琢磨的语气说:“他们应该也是通过三叔认识的,三叔和杨钺是好友嘛。”
“这倒是真的,杨家那小子如今可不得了,有这么个朋友是好事。”谢大夫人没往那方面想,毕竟杨钺那样的身份怎么可能和邵芸琅有交集。
就算邵芸琅还是武侯府的姑娘,也配不上杨钺的家世的。
路上的日子实在无聊,天气太冷,北方的河面已经冻住了,一行人只能走陆路。
长路漫漫,邵芸琅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每日骑骑马,骑累了就坐马车,偶尔还会加快速度到前头先看看风景。
这样慢慢走着,总算赶在冬至前抵达了京城。
京城落着雪,银装素裹,一片银白。
排队等着入城的百姓很多,排了许久的队才到他们。
他们拿着谢家的路引,谢首辅离开京城也不过区区一年,城门守卫见到谢家家眷十分客气地放行。
谢府的下人已经在城门口候着了,接到他们格外高兴,嘴巴没停地给大家说这一年京城发生的趣事。
“二爷早几日就在问了,天天叮嘱我们轮流在城门口守着,可算把主子们盼到了。”
墨香小声嘀咕:“二爷若真有那份心,不是应该自己在这里等着吗?”
邵芸琅斜了她一眼,“多嘴!”心知肚明的事情,没必要说出口。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