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3章

那时候搞研发的尖端人才,每个人都能分到江盛的一点干股,平日里拿工资,年终时候享有分红。
公司效益和员工收入直接挂钩,每个人的工作动力都很强。
用股份财富留住人才,用人才发展技术,那十几年,江盛在他手里迎来了第一个巅峰。
结果等顾庆江去世后,顾庆海上位,渐渐又把这条规矩给改了,他联合几大股东,收回了不少员工手中的股份。
一个企业的大部分财富都掌握在顶端那几个人手里,发展必然会停滞。
好在顾庆江把底子打得太好了,顾老太太又挺着病躯在公司制衡着顾庆海,江盛才挺了这么多年,一直到十年前顾景琰出现。
起初没人把顾家这个长孙当回事,年纪轻轻,甚至还未毕业,能翻出什么风浪?
但是顾景琰用了十年时间告诉他们,后生可畏。
顾庆海那么怕他当选董事,是因为顾景琰在继续他父亲没有完成的改革之路,一旦股份分散,收入锐减,他就笼络不住人心。
全员持股,不是每一个公司的领导人都有这种魄力和格局。
江盛集团在国内公司排行榜上稳居前三,但是不管是顾景琰还是当年的顾庆海,都不曾在世界财富榜上留下名字,但是提到民族企业,江盛绝对位居榜首。
顾景琰要实现的是发展和突破,他不止分散股份,还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研发上,财富对他不是最重要的,他要的是把江盛推到世界的舞台上。
这个动机被董事会意识到的时候,有人觉得痴人说梦,江盛已经在全国首屈一指,只要按部就班,未来几十年都不会有对手。
但也有人年轻时候的热血开始一点点沸腾,顾景琰早已不是孤军奋战。
走廊上。
林书跟在顾景琰旁边,低声道,“顾总,我记得当时不是准备稿子了吗?”
“准备了,”顾景琰淡淡道,“但我们努力的成果,为什么要给他来出风头?”
林书眼睛一亮,“顾总,您早该有这个觉悟了,之前两次就不该让给他,我们苦哈哈的干活,出风头的是他,名利双收,凭什么呀?”
顾庆海凭着几次发布会的演讲,一个破老头智能手机都玩不明白,都能涨上千万粉,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偶像;要是当初上的是顾景琰,那得多炸裂啊?光是顾总这张脸都能吸引粉丝无数。
顾景琰动作一顿,忽然想起什么,问林书,“我眼镜呢?”
林书一边从包里给他取,一边问,“顾总,您没戴隐形吗?”
顾景琰接过眼镜,“阿星说戴眼镜显得更稳重些。”
说完戴上眼镜看向林书,“怎么样?”
林书沉默。
他觉得太太想的肯定不是戴眼镜稳重,他没有记错的话,太太前几天短视频小号点赞了一个视频,里面的男主播穿着西装,跪着轻扶眼镜。
他张了张嘴,又闭上,最后说,“挺稳重的。”太太肯定喜欢。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